心肌梗塞屬於心血管疾病的其中一種,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全世界十大死因排行榜中,就有半數與心血管疾病有關,其中心肌梗塞更是奪命的主要元兇,但是心肌梗塞該如何預防呢? 就讓我們來好好研究探討吧!
心肌梗塞的原因
所謂心肌梗塞就是供應心肌的血管受到阻塞所致,血管 一旦受到阻塞,血液就不能順利運送到心肌的各個角落而導致心肌缺血,
跟據美國約翰霍普金斯醫學中心(John Hopkins Medicine)的報告指出,心肌梗塞的原因大多與動脈粥狀硬化有關,通常是動脈中有脂肪斑塊與其他物質堆積,
而大部分會造成動脈粥狀硬化與以下幾點有關:
1. 罹患三高
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糖尿病等慢性病機體,連帶關係密切, 久病不治療容易引起血脈痰阻不通,如此惡性循環易加速動脈硬化。
PS:通常肥胖是最容易導致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疾病
2. 嗜菸酒
常吸菸會讓血管變得不健康,而酒精容易引起前面三高的問題,大量的菸酒將導致脈管阻塞、血管閉塞的問題。
3. 缺少運動
缺乏運動會讓脂肪累積,尤其從事腦力工作勞動少的民眾,久不動 容易造成血脈運行不暢。
心肌梗塞的前兆
經研究發現,大部分心肌梗塞患者在病發前一個月內通常都會出現一些不適的症狀,比如胸悶痛痛的,感覺喘不過氣,

或者心絞痛,如胸口被重物壓住的疼痛感,有時會伴隨出現冒冷汗、手部痠麻、胃痛、下巴痛或牙痛等感覺,
若是上述不適症狀反覆持續出現或症狀加劇,應該提高警覺,建議及早就醫檢查,以減少病發的機率。
心肌梗塞有哪些症狀
根據美國克里夫蘭醫學中心 (Cleveland Clinic)指出,心肌梗塞的症狀除了前面的心絞痛外還包括以下情況 :
- 上半身其他部位疼痛或不舒服,包括手臂、左肩、背部、頸部、下巴或胃部等。
- 會感到呼吸困難或呼吸急促。
- 一直感覺飽漲、消化不良,可能感覺胃灼熱有點像火燒心、胸口灼痛等症狀。
- 不斷的頭暈目眩,甚至要暈倒的感覺,或感到極度的虛弱或焦慮。
- 感覺噁心或想嘔吐。
- 不規則的過快心跳。
而女性比男性異常症狀的可能性略高,有時還會出現以下的症狀 :
- 上背部或肩膀疼痛
- 疼痛蔓延至下頜或手臂
- 胸部中央感覺有壓力或手臂
- 幾天不尋常的疲勞(女性的多中心研究中,最常報告的症狀是異常疲勞)
心肌梗塞要如何預防
心肌梗塞該如何預防呢?其實只要掌握以下7個重點,將有效降低發病的機率喔!
1. 戒煙

香煙內含的尼古丁,因容易使心血管收縮跟血壓升高,故會造成心跳加快或心律不整等現象,
此時也會降低血液攜帶氧氣的能力,這將使血管阻塞或痙攣的血管缺氧更嚴重,
而經研究數據顯示,抽煙者因心臟病發作而突然往生的機率,是不抽煙者的2到4倍。
2. 改變飲食習慣
血液中如果膽固醇指數升高,也非常容易造成血管堵塞或血管狹窄,進而導致動脈粥狀硬化,
過多的鈉(鹽份)容易使水份滯積,造成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血管的負擔,
故我們在應該採取低脂、低膽固醇、低鹽的飲食, 同時搭配富含纖維素的食物幫助消化,將能夠有效地降低膽固醇,從而降低心肌梗塞的風險。
3. 控制體重
肥胖容易導致三高的問題,而維持標準體重不但能防三高,還能避免額外增加心臟的負擔,大幅降低其風險。
4. 控制血糖、血壓
前面說過高血糖及高血壓如久病不治療容易引起血脈痰阻不通,故患者需定期檢查並按時服藥治療,
再配合適當的飲食及運動來加以控制,以防止增加心血管阻塞的發病機率。
5. 規律運動

平常少動容易造成血脈運行不暢,而適當的運動有利於血液循環,建議每週至少三次高於30分鐘的活動,
如果已是病患則不適合劇烈或重力的運動,如打籃球或舉重盡量避免,可以健走、慢跑、騎自行車或打太極拳等都是不錯的選擇。
6. 保持愉悅的心情

心情能致病也能治病,有研究指出大笑可以治百病,就連癌細胞都能殺死,所以保持愉悅的心情很重要,
或許各位常在電視劇情上看到,一位6、70歲的老先生因孩子或一些事情而動怒致死,這在現實生活中是確實發生過的例子,
而哈佛大學醫學院也研究發現生氣會使心臟的收縮力加強、加速心跳,此時就容易出現心肌缺血、胸悶、心慌,甚至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根本就是氣出來的。
7. 保持身體溫度
醫學的數據顯示,寒冷天氣常常是心肌梗塞病發的時機,所以秋冬時應注意保暖,沐浴應避免過燙的熱水,以避免使血管擴張導致血壓下降、暈眩等狀況。
心肌梗塞穴道
接下來就是本文的重點,因小編是穴道門派的擁護者,故一定會整理相關的穴道給大家,每天常按這五個穴道有助於疏通心脈及預防。
極泉穴
極泉穴位於腋窩的正中央,當我們手伸高時,會有明顯凹陷處即是此穴。
如果常常感到胸悶或心痛可以揉按、彈撥或拍打此穴緩解,力道可以根據自己目前的身體狀況而定,適度就行,
每天按摩極泉穴可以讓心臟得到放鬆,並治療各種心臟疾病,如心肌炎、心絞痛、冠心病、心悸、心痛等,
對於肩臂疼痛、肩關節炎、肋間神經痛、頸淋巴結核等皆具有很好的調理和保健作用。
降壓溝
降壓溝位於耳廓背面,由內上方斜向下方行走明顯的點狀凹陷處。
血壓高者可以循著這溝由上往下按,讓血壓降下來並減緩胸悶不舒服的情況,通常按揉10~20分鐘即可,
按摩降壓溝穴也可以間接地刺激脊神經,並對臟腑有一定的調理作用,而幫助人體產生良性刺激。
其他降血壓穴道及相關知識也可以參考這篇 ➠➨ 高血壓穴道該按哪?
內關穴
內關穴位於手掌後第一橫紋正中直上二寸,兩筋之間。
中醫研究證實,內關穴可以加強心肌收縮力,提高心輸出量,為心臟補氣血並改善冠狀動脈供血,對心臟功能具有保護調和作用,
另外對腸胃不好的朋友也有幫助,可以減輕胃脹的不舒服,對胃火引發的牙痛也具有止痛的作用喔!
膻中穴
膻中穴位於胸口的正中央,在兩乳頭連線的中間點。

按摩此穴可以疏散心中的鬱氣,緩解壓力和焦慮的心情,讓呼吸平順,故也被稱為出氣穴,
功能上亦能影響心血管神經的調節中樞,促進全身血液的重新分配,並改善胸悶或心悸等症狀,
此外還可以提高胸肺部的植物神經功能 ,調理消化系統等。
天池穴
天池穴位在胸部的第4肋間隙,前正中線旁開5寸,乳頭外1寸。

按摩此穴也能讓人心胸開闊,不易生氣,常按能緩解不良情緒及解 心煩 ,改善胸悶、胸痛及防治心絞痛的症狀,
對於女性朋友更能重塑胸部、改善乳房鬆弛,還能防治乳腺炎,乳汁分泌不足等乳疾病,聽說女性每天揉按可以讓心情娛悅並長壽。
預防心肌梗塞的食材
除了前面所說要低脂、低膽固醇、低鹽跟纖維素的飲食外,小編也整理提供一些較易取得的食材給大家。
1. 納豆
納豆激酶對於預防血栓具有良好的長效性效果,如在晚上食用納豆,更能發揮它的效果而使血液清徹,並防止心肌梗塞等疾病。
2. 番茄
番茄內含的茄紅素是一種植化素,抗氧化力強,可以改善心血管疾病,
加拿大的醫學研究發現,攝取番茄汁一星期後就可使氧化形態的膽固醇降低,以減輕動脈硬化,對預防心肌梗塞盛有幫助。
3. 大蒜
醫學研究每日吃一小粒大蒜持續半年,可使不正常血液凝固的血栓素降低於20%,而炒大蒜前可先將其拍碎再炒,可增進預防心血管疾病的妙用。
4. 地瓜
地瓜因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能夠有效的降低膽固醇,
而地瓜皮更含有黏性蛋白等多醣類物質,不但也能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保持血管彈性,更能防止血管動脈硬化, 遠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5. 石榴
石榴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及多種類礦物質,可以有效的軟化血管, 增強體質及改善身體虛弱症狀,對心肌梗塞的治療有很大的幫助。
按摩極泉穴整個超痛的,是不是代表心臟不太好啊T T
不見得,但可以留意是否出現心不舒服的症狀,如果沒有那就還好,
可以每天持續按摩極泉穴,疼痛度自會慢慢減緩
看來飲食真的很重要,穴位的按摩保養感覺也很不錯,謝謝版主介紹
飲食的確很重要,但運動更重要喔!
健康真的是要好好顧阿!
飲食真的要先做好~
是阿! 良好飲食加正常運動都很重要
按膻中穴會痛是為什麼啊??
是心臟不好嗎???
有可能是,但別太慌張
可先觀察自己是否有心不舒服等症狀,如果沒有可以放心一半,
但膻中穴要持續每天輕微按個幾次,
一段時間自然會不疼,也代表心、氣、血比以前順暢
我平常就有注意飲食跟運動習慣,但不知道為什麼脖子跟肩膀種是很緊,不知道哪個穴道是有幫助的?
肩頸的穴道可以參考這篇喔!
http://goodbodybuilding.com/shoulder-and-neck-aching/
感謝版主分享,心肌梗塞真是個嚴重的問題,一定要預防!
是阿!但只要平時多注意預防,是一定能遠離的
挖賽!這篇真的要分享給有心肌梗塞的朋友看!一定要好好參考這篇!
謝謝版主分享的資訊!
不客氣,也謝謝你的分享,
只要平日多注意預防,是一定能遠離的
好棒的分享,現代人太多三高外加不運動的,這些預防措施和提醒是必須的
的確,平時多注意小細節,是一定能預防的